英若诚(1929年6月21日—2003年12月27日),出生于北京市,中国内地翻译家、演员,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
20世纪40年代末,英若诚参加业余的“骆驼剧团”,并出演了话剧《保罗·莫莱尔》。1947年,还未大学毕业的英若诚翻译了谢尔盖·爱森斯坦的作品《电影感》,从而开启了他的翻译生涯。1953年,出演话剧《龙须沟》。1957年,主演话剧《骆驼祥子》。1965年,出演剧情电影《白求恩大夫》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英若诚因被污蔑“勾结”北京市市长彭真而入狱。1979年,把老舍的话剧作品《茶馆》译成英文在国外出版。
1982年,出演剧情电影《茶馆》。1983年,将阿瑟·米勒的戏剧代表作《推销员之死》译成中文,并与他合作将该作品搬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。1987年,主演剧情电影《末代皇帝》。1993年,主演剧情电影《小活佛》。1998年,英若诚获得菲律宾“麦格塞塞新闻文化奖”。
2003年12月27日凌晨1时35分,英若诚因患肝病在协和医院辞世,享年74岁。2008年,关于他的自传《英若诚传》出版。2009年,在英若诚诞辰80周年之际,关于他的自传《水流云在:英若诚自传》出版。
家庭
英若诚的祖父是英敛之,祖母是满清皇族的爱新觉罗·淑仲,父亲是英千里,母亲是蔡葆真,姑姑是英茵。英若诚的父母共育有六男三女。
婚姻
英若诚与吴世良是清华大学的同学。从学校毕业后,他们结成伴侣,并共同被分配到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。婚后,二人育有儿子英达。
逝世
2003年12月27日凌晨1时35分,英若诚因患肝病在协和医院辞世,享年74岁。
个人奖项
英若诚在翻译过程中,非常注重语言对观众的直接效果,力求译文既忠实原著,又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,使每个角色的语言都各具特点。他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戏剧翻译理论和策略。依据戏剧语言的特点,主张戏剧翻译的口语化、简洁性、动作化和性格化,在戏剧翻译中追求戏剧的整体观演效果。他从“适合演出”的角度出发,考虑到戏剧语言的“口语化”和“直接效果”,在剧本翻译中多用短句、理语,语言通俗、简练。他从戏剧表演和观众欣赏角度,在对白处理上注重语言的简洁性,使人物对白灵动自然,语义衔接流畅。他的译本语言简练,节奏感强,人物口吻表现恰当,具有很好的舞台表演效果。他在处理人物说话语气时,从人物性格和身份出发,敏锐地把握住人物语言中反映其性格形象的关键点。